淡儲變身雞肋 內蒙古農作物肥方式已變
尿素百分之80的流向為農需,而說起農需我們不得不提--淡儲(也稱冬儲,歷年來影響意義大家自行腦補)按以往慣例,四季度商家為來年復合肥生產和農業用肥要提前儲備尿素,以保證春耕(消耗3-4月的產能)用肥順利進行。往年淡儲在國家政策的前提下,物流到位必定賺的盆滿缽滿。然而伴隨著尿素新增產能的不斷上馬,總產能屢創新高。在現貨供應充足的前提下,農需增長緩慢,尿素稀缺性弱化明顯;加之物流發達,尿素高價區域持續時間越來越短,商家基于風險與利潤,更多選擇短線操作(隨采隨用),加之淡旺季價差較大,儲肥風險加大,商家更多選擇不備肥以規避風險,由此可以看出淡儲的存在也就顯得無關緊要了。
備注:淡儲起源于2005年,時間為當年10月至次年3月,原則為企業儲備、銀行貸款、政府貼息、市場運作、自負盈虧、臺賬管理、公開招標。經過10年的發展,承儲企業幾乎覆蓋全國。
政策影響關鍵 成本制約出口
中國尿素出口量與關稅政策息息相關,由最初的出口退增值稅、取消出口退稅、加征出口關稅、加征特別出口關稅的路程,以及去年的關稅全年統一,體現了政府限制化肥出口、保障國內市場供應;與此同時,也使得市場規范化程度越來越高,出口結構也趨于穩定。